7月24日,2025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举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表示,广东金融监管局加大科技创新金融供给,积极争取科技金融政策先行先试:AIC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等科技金融“三项试点”率先在广东全面落地。
至6月末,全辖科技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227亿元;1-6月,科技保险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保险产品创新日益活跃。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保险机构科技保险产品涵盖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覆盖科技型企业关键设备、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多个环节的风险保障需求,并落地多项全国“首单”业务,为科技领域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与投融资支持。
政策层面亦持续加码支持。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动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完善配套支持措施;鼓励在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发挥共保体等保险机制作用;丰富研发、中试、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领域保险供给。
2025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2025年5月,七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指出,将建立科技保险发展协调机制,优化支持政策,加快形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地区的政策支持方式。
尽管科技保险已成为护航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新型风险为科技企业稳步发展带来威胁。科技保险亟须再次升级创新以适应新时期需求。
在2025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上,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旭表示,当前在科技保险创新、扩面过程中,存在三方面难点:一是政策支持有待加强,广东省尚未出台统一的科技保险支持政策和保费补贴机制,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认知不足,且科技活动“弱可保性”特征明显,亟须政策引导;二是发展模式较为传统,产品通用化、推广单一化问题突出,与创新体系和产业布局融合度有待提升;三是专业能力面临挑战,科技创新领域技术更新快、风险复杂、历史数据匮乏,对保险机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李旭表示,未来广东人保财险将在广东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围绕提升科技保险服务的深度、广度、精准度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保险护航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在服务深度上,将聚焦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实验室研发项目、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全链条风险保障,护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服务广度上,将深化与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及产业园区合作,针对科技中小企业推出普惠型保障产品,探索“费改保”新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
据介绍,截至2025年6月,该公司已为近1.6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1.84万亿元,并创新推出高企认定费用损失保险、“科惠保”等特色产品,有效填补保障空白、降低企业投保成本。
科技创新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不仅需要“耐心资本”,更需要“耐心保险”来保驾护航。随着科技保险政策不断完善、产品体系与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广东科技保险业将在规范化、协同化、创新化的轨道上稳步疾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风险保障。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
辉煌优配,闪电配资,杭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